ayx·愛游戲平臺:2018室內健身“體育”關注度超過“火鍋”,背后是何種成都魅力?
烈日炎炎的七月,成都正式進入「大運月」——22天后,帶著“初遇”的激動,這座城市將迎來一場世界的青春盛筵。
作為本屆大運會的主辦城市,成都正在躍升為一道美麗的國際風景線,「運動」元素悄然在這座以“慢生活”著稱的城市里蔓延:公園里的籃球賽、中超賽場的激情合唱、100公里環城生態區騎行……
成都“新鐵人三項”之一:環城生態區騎行實景圖
而這,正是成都與世界接軌的標志之一。
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世界一線城市與宜居城市,紛紛將運動、生態等與「健康」息息相關的元素植入城市全新規劃。
譬如紐約在《One NYC 2025》中提出8項倡議,其中“健康生活”與“宜居環境”各占一項;《2021年倫敦計劃》則提出建設“健康城市”,并為“綠色基礎設施和自然環境”單列一章;《新加坡綠色計劃2030》則喊出“自然之城”的口號,并計劃以騎行綠道、步行道串聯“公園網絡”……ayx·愛游戲(中國)官方網站
紐約中央公園,也是當地人的運動公園(來源:紐約中央公園官網)
透過上述城市規劃,我們發現其實他們關注“運動+生態”的原因,在于其背后的「重構力」。
首先,運動能夠重構人與人、城市之間的關系。極具活力的群體聚集起來,推動新的城市關系結構形成,讓人與人之間的鏈接更緊密,同時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。
其次,生態能夠重構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在大量一線城市中,運動與公園結合為生態、健康、多元的現代生活方式,同時,「生態宜居」也已成為城市引才、留才之關鍵。
全球宜居城市2023排名第二的哥本哈根,運動與公園的融合無處不在
近幾年同時提出「公園城市」與「賽事名城」兩大宏偉目標的成都,也在這一世界潮流中站在了浪頭,抖音“成都熱力指數”顯示,2019年成都人對“體育”的關注首次超過“火鍋”。
而關于「運動與生態的融合」,成華區也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開始探索。
上世紀50年代,成都人口僅約80萬,在那個物質生活并不富足的年代,成華區卻誕生了彼時全市規模最大的公園式游泳場所——猛追灣游泳場。
1956年兒童節開放的猛追灣泳池(來源:@成華發布)
游泳場三面臨水,場內綠茵連片,堪稱是成都“公園+游泳”的鼻祖。此后,成華區對“公園+運動”的探索也沿著成華大道一路向外延伸至東郊板塊。
在成華區“一帶兩軸五區”空間格局中,東郊板塊占據著成華「心臟」之位:唯一的“兩軸交匯,四區環繞”板塊,既是其他四區經濟互通的樞紐,自身更聚焦音樂藝術、數字文創兩大主導產業,打造文商旅城融合發展新名片。
成華區“一帶兩軸五區”空間格局示意圖
作為主城二環至三環之間,罕見的擁有大面積連片可開發土地的片區,東郊板塊的后發優勢極為明顯:“公園城市”理念被完美融入城市肌理,如今已完成“運動+生態”1.0到3.0版本的實踐。
NO.1
1.0時代
公園+休閑

以麻石煙云公園為代表的“1.0版公園”,大多是樹木與水泥地組合成的開放式空間,滿足周邊居民簡單的散步、休閑需求。
直到2017年,“天府綠道”概念橫空出世,麻石煙云公園迎來改造,植入運動設施,與周邊諸多公園共同邁入2.0時代。
麻石煙云公園改造前后對比衛星地圖
NO.2
2.0時代
公園+運動
2018年“公園城市”提出后,東郊板塊改造或新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公園——沙河城市公園、城東體育公園、杉板橋公園……
這些公園將騎行、慢行綠道或專業運動場地植入生態空間,滿足從騎行、跑步到籃球、足球等更豐富、更專業的運動需求。
成華大道&沙河城市公園實景圖
NO.3
3.0時代
公園城市+運動城市
2023年,成都進入公園城市建設的“深化期”,東郊板塊又一次以全新理念完成了“運動+公園”的新階段探索,并誕生了一座還未開放就已被評價“目測會火”的公園——綠里·流光公園。
在這座全新的公園內,約600米濱水慢跑道串聯起時光驛站(社區商業服務配套中心)、綠茵草坪、戶外綜合活動場 (籃球及乒乓球活動區、健身器械區)、奇妙探索區(花園蹦床、親子互動)等區域,涵蓋休閑、運動、商業等功能。
綠里·流光公園效果圖
若將視野放大至綠里·流光公園所處的區域:三環路內側、成華大道旁、東風渠水畔,會發現它正好充當了城市、生態與健康生活的“粘結劑”。
成華大道、東風渠以及在建中的地鐵8、17號線,使其與約102公里三環熊貓綠道、約1198畝北湖生態公園、約120畝圣燈公園、約268畝城東體育公園等城市生態形成色彩呼應,同時串聯起公園與周邊步行可達的教育、商業等城市資源以及騎行、公交可達的城市商圈。
綠里·流光公園位置示意圖
配合公園旁的住宅用地規劃,形成了真正的“公園城市+運動城市”形態,「健康」自然成為其周邊居民的生活關鍵詞。
事實上,在高速城市化進程的當下,想要擁抱健康生活并非易事,哪怕是在以“宜居”著稱的成都。
作為汽車保有量排名全國第二的人口凈流入型城市,成都幾乎每個繁華地區都高樓林立、車水馬龍,以“低居住密度、高人均生態占有率”為基礎的健康生活,稱得上是奢望。
因此,在綠里·流光公園旁,一個正在用心打造「健康生活」的項目,更值得被我們看見、認識。
在UP君看來,這個名為“流光拾沐”的項目,從擇址到規劃,從產品到生活營造,對「健康」二字的堅持,正是市場中萬分難得的優秀品質。
NO.1
「健康」地段
離塵但不離城
當他人還在追求“住在公園旁”時,流光拾沐已經實現了“住進公園里”。
項目斥資打造的綠里·流光公園(在建),既與東風渠、三環熊貓綠道共同形成三面生態環繞,宛若綠島,亦讓居者能夠沿著東風渠濱水休閑公園探尋綠意;直線距離約600米~1公里處,還坐落著北湖生態公園、圣燈公園等“網紅公園”——在公園里/水域旁慢跑、露營、飛盤、籃球……國際化的戶外生活,從此不必驅車遠行,走出家門便可體驗。
同時,由于項目地處主城三環內,又有了「親近成都煙火」的生活屬性:向南步行約200米便是石室中學(北湖校區)大門,“目送式教育”不再停留于想象;通過步行、軌交與路網,可抵達多所優質學校、商業以及醫院,便捷且豐富的生活觸手可及。
流光拾沐區位圖

固然,豐富的城市生態已足夠讓流光拾沐在「人均生態占有率」的比拼中名列前茅,但項目仍堅持通過內部生態與生活方式營造,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NO.2
「健康」設計
社區公園里的真洋房
流光拾沐所在的土地,容積率僅約1.5,在近兩年三環內新供應土地中屬實亮眼。如此低密的土地,完全可以打造純疊拼小區,但這樣設計必然會犧牲公共綠化。
秉承健康的生活理念,流光拾沐打造低密高綠的純洋房社區,僅布局12棟全一梯兩戶配置的6-8F真洋房,珍貴的土地被更大限度讓予生態與戶外生活,繁華都市的塵囂被三面環繞的公園隔擋在外,陽光與微風也成為家中常客。
健康的生活意趣,流淌于產品與社區之中ayx·愛游戲(中國)官方網站。
于產品,擁有更多花園、小院和陽臺的流光拾沐,讓居者養花、種菜、閱讀、繪畫、收藏等個人愛好有了合適的安放空間,情景陽臺、多功能房、百變客餐廳等靈活可變的空間,也為生活帶來諸多樂趣:室內健身房、私人茶室、兒童學習區、居家植物園……如何規劃,全看家庭需求與喜好。
于社區,自然樂活社區公園的誕生,亦讓生活有了無限的可能性。
口袋公園「街角141」如同綠色環扣,將綠里·流光公園與社區公園串聯,也給了人們駐足休憩的舒適場域;
步入歸家入口“水幕花境”與宅間墅感小徑共筑的「漫游庭院」,瞬間被獨屬于流光拾沐的靜謐所包圍,鳥語花香、光影綽綽,踱步其間,優哉游哉;
在約500米環小區24H夜光跑道「酷動一環」,感受奔跑的暢快,也與活躍在跑道旁林下全齡段器械運動區里的鄰居相互鼓勵;
成長記憶大樹與陽光草坪所在的「林下樂園」,為露營、飛盤提供了“下樓即達”的選項,也讓寵物互動、鄰里歡聚有了更開敞的空間;
在承載親子互動的兒童全齡段樂園「童夢奇緣」,陪伴孩子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,從領會攀爬技巧到快速奔跑,甚至與小伙伴熟絡的全過程……
流光拾沐社區公園效果圖
走出社區即可抵達的綠里·流光公園里,一局酣暢淋漓的籃球賽、一次愜意萬分的草坪露營、一場天真爛漫的孩童游戲,隨時可能上演,哪怕只是就著水面吹來的微風晨跑,或是帶上在公園商業里的咖啡在綠蔭處小憩片刻,也足夠悠閑。
石室中學(北湖校區)旁東風渠濱河實景圖(來源:@劉昕怡)
讓大自然變為健身房、游戲區、社交場,讓活力充滿戶外空間——這,正是世界一線城市與宜居城市共同追求的「健康生活」。
NO.3
「健康」鄰里
回歸和睦溫情
當然,健康的生活并不僅限于運動,閱讀一本書、品一杯咖啡、與朋友交談……都囊括其中。
于是,流光拾沐打造了「共享會客廳」來承載這些偏“靜”的生活方式,整個空間包含閱讀區、飲品區、智能自助零售柜、露臺等功能空間。
在這里,可以捧一本喜愛的小說,在室內的階梯或長條凳上、戶外的木椅上,盡情沉醉于他人筆下的世界,也可以將這里變為孩子的課后學習室,靜謐的氛圍更能沉下心來做題;
流光拾沐接待中心實景圖(來源:@641樂悠悠)
在這里,可以買一杯咖啡,點一份甜品,約上三五好友來此閑談,也可以拋開工作,盡情享受與自己獨處的時光;
流光拾沐接待中心實景圖
在這里,可以帶著寵物去戶外休閑區,讓它們也能夠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可以選擇在潺潺流水的水幕花境旁坐下,讓思緒越飄越遠……
發表評論